Web3起点网Web3起点网Web3起点网

Pudgy Penguins推去Web3化游戏,NFT项目转型IP运营新范式

时间:2025-09-05 16:05:10作者:Web3起点网分类:行业要闻浏览:0

在一个所有人都在高喊“Web3”的时代,最成功的项目可能恰恰是那个不提“Web3”的。两个月前,Pudgy Penguins的小企鹅刚刚在纳斯达克敲钟,Coinbase和VanEck等圈内外机构还曾集体换上它的头像。这个曾经濒危的NFT项目,如今的发展主线似乎已经转向了如何将IP传播得更广。

8月30日,Pudgy Penguins的新游戏Pudgy Party正式上线各大手机应用商店,进一步将IP游戏化。据一些海外KOL分析,该游戏一度冲入免费游戏榜前十。试玩之后我们发现,它与上个周期那些刻意强调加密与游戏融合的链游截然不同:没有钱包连接、没有NFT商城、没有链上代币奖励,它就是一个纯粹的手机派对游戏,和你在App Store随手下载的休闲游戏没什么两样。更有意思的是,它还挺好玩的。

如果你玩过糖豆人,进入游戏时一定会会心一笑——多人闯关、互相竞争、活到最后,轻松休闲,毫无“打金”气息,纯净得甚至闻不到加密的味道。一个NFT项目做了一款完全不提NFT的游戏,这背后的逻辑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这游戏居然把区块链‘藏’起来了?

打开Pudgy Party,第一反应是寻找钱包连接入口,结果发现根本没有。NFT商城和代币奖励系统同样不见踪影。这与上个周期的链游形成鲜明对比:Axie Infinity需要先购买三只NFT宠物才能开始游戏,StepN要求购买NFT鞋子,即便是相对轻度的链游,至少也会在显眼位置放置"Connect Wallet"按钮。

点击"Play"后,几秒钟匹配就能和其他19个玩家一起进入第一轮游戏。每个人控制一只憨态可掬的企鹅,在各种充满陷阱的关卡中比赛。从体验来看,这是一个纯粹的休闲游戏,融合了小企鹅IP元素。典型的障碍赛跑关卡中,20只企鹅在充满旋转大锤、移动平台和突然倒塌地板的赛道上狂奔。

当这么多企鹅挤在一起时,场面变得特别混乱和好笑:有人被锤子抡飞,有人在独木桥上被挤下去,还有人明明快到终点却踩空掉落。游戏完全没有传统链游的压力:没有段位系统,等级纯粹是为了解锁新的企鹅皮肤和动作表情;即使第一轮就被淘汰,也能获得经验值和装扮碎片,系统还会显示"Better luck next time!"配上企鹅的安慰表情;中途退出没有任何惩罚,也没有打金环节。

特意寻找加密元素的结果是确实没有,至少游戏初期看不到。游戏商店里有两种装扮:不可交易的和限量版的。理论上限量装扮可以变成NFT,但找不到任何铸造或交易的入口。根据开发商Mythical Games的说法,游戏确实有Web3元素:每个玩家会自动创建一个基于Mythos Chain的钱包,但这个钱包完全在后台运行,用户看不到地址、私钥或助记词。至于PENGU代币,官方表示"正在探索整合方案",但游戏里完全没有代币的影子,没有质押、没有奖励、也没有消费场景。

换句话说,所有Web3功能都处于极为克制的状态,这种去Web3化的设计很可能是刻意为之。

为什么现在要玩‘去Web3化’?三大现实逼迫

Pudgy Party的推出恰逢加密市场叙事重构的关键时期。GameFi热潮已经退去,Play to Earn模式被证明难以持续,市场对链游和NFT普遍失去信心,甚至出现"狗都不玩"的调侃。现实压力来自多个方面。苹果和谷歌对含有NFT交易功能的应用实施严格限制,应用商店要求对所有NFT交易抽取30%佣金,这对Web3游戏来说几乎是致命打击。从用户规模来看,全球手游玩家超过30亿,而活跃的链上用户可能不到1亿。如果一开始就设置Web3门槛,等于自动排除了99%的潜在用户。

这种去Web3化实际上是一种"特洛伊木马"策略。先用好玩的免费游戏吸引用户,建立用户基础和游戏习惯,未来再逐步引入Web3元素。当用户已经喜欢上游戏和IP后,接受钱包和NFT的阻力会小很多。虽然上个周期也有链游项目尝试类似模式,但小企鹅凭借更强的IP号召力,让这个策略更可能见效。

这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悖论:一个Web3项目最成功的产品,可能恰恰是最不Web3的产品。当Pudgy Penguins的毛绒玩具在沃尔玛卖到脱销时,买家不需要知道什么是NFT;当企鹅表情包在社交媒体疯传时,使用者甚至不需要连接钱包。

NFT项目的新活路:把区块链当‘隐形发动机’

Pudgy Party的推出,可能标志着NFT项目发展思路的分水岭。过去,NFT项目做游戏的逻辑是:我有NFT,持有者需要更多权益,做个游戏给他们玩,顺便发个币。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闭环,服务的是已有的几千个持有者。Pudgy Penguins反过来了:做个好玩的游戏,吸引千万用户,他们可能会买玩具,极少数人可能买NFT。这是由外而内的漏斗,目标是圈外的手游玩家。

更有趣的观察是,Pudgy Penguins似乎把Web3元素变成了一个高级选项:普通用户玩免费游戏,买个10美金的毛绒玩具;进阶用户收集限量版装扮,参与社区活动;核心用户购买NFT,持有PENGU代币。这有点像是互联网产品的免费增值模式,先用免费产品吸引海量用户,再从中转化付费用户。只不过这里的付费,变成了上链。

如果这个模式成功,意味着部分Web3项目找到了一条可持续的商业路径,即不依赖牛市,不依赖新用户,而是像正常公司一样靠产品和IP赚钱。但代币怎么办?这就是Pudgy模式的最大争议:如果不需要代币也能成功,那代币的价值支撑在哪里?目前看,PENGU更像是Pudgy生态的股票,你买它是在赌这个IP会越做越大,而不是因为它有什么实际用途。但换个角度想,迪士尼的股票也不能让你免费进迪士尼乐园,可这不妨碍它成为优质资产。关键是企业能否持续创造价值,而不是股票本身有什么赋能。

当然,这个类比并不完全恰当。股票有分红和投票权,而PENGU目前什么都没有。这也是团队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在不破坏产品体验的前提下,给代币持有者一些实在的好处。如果说上个周期的叙事是一切上链,那这个周期可能是链作为后端:区块链退居幕后,成为技术基础设施而非产品卖点。Pudgy Penguins可能无意中提供了一个落地的范例,即不是让所有人都变成加密原生用户,而是让加密对普通人不可见。

至于这种模式能否成功,能否被其他项目复制,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至少,Pudgy Penguins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可能性:在一个人人都在喊Web3的时代,最成功的可能是那个不提Web3的。

结语:Web3的真香定律——最好的加密是看不见的加密

Pudgy Penguins的尝试为整个Web3行业提供了一个颠覆性的范例。它证明了一个NFT项目最成功的产品可能恰恰是最不强调区块链技术的产品,这种"去Web3化"的策略反而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找到了技术可见性与商业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点。区块链技术退居幕后,成为支撑生态的隐形发动机,而前端的用户体验则保持纯粹和友好。这种转变让项目能够突破原有加密圈层的限制,触达数十亿的普通用户。

然而,这种模式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最关键的是代币价值捕获机制的重构。当项目不再依赖代币作为核心激励工具时,需要重新思考代币在生态中的定位和价值支撑。PENGU代币更像是一种生态权益凭证,其价值将取决于整个IP生态的发展规模。展望未来,Pudgy Penguins的成功可能会开启Web3项目的"去标识化"浪潮。越来越多的项目可能会选择隐藏技术复杂性,专注于打造优质的产品体验和IP价值。在这种趋势下,最好的加密技术可能就是用户完全感知不到的加密技术。

相关推荐